close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不是國民黨員,也非黃埔軍校出身,俞大維卻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10年,是國家首位有紀念館的國防部長。他在溫州街的舊居通過為文化資產,讓人再次追思這位158公分的巨人。回想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紀念日俞大維重返金門的盛況,早年投身軍旅、現任烈嶼鄉文化館館長的林馬騰記憶猶新。他說,從司令官以下,整個小金門全體總動員,鋪紅地毯迎接他;男女老少都爭相再睹他的丰采,這個畫面令人難忘。此行,俞大維特別到青岐和西宅探望當年他命名的嬰孩蔡國光和洪國珍的老家,兩家人像辦喜事般地隆重接待他。洪國珍說:「那時我家風光得不得了,我開心極了。」俞大維民國51年為蔡國光命名的同時也為軍方草棚電影院改建的戲院取名「國光」,蔡國光的父親蔡水杉感謝俞大維為兒子命名,還說,後來蔡國光到國光戲院看電影都是免費。蔡水杉說,6、70年代遷居台灣後,一年大概會到俞大維新生南路官邸拜會俞大維一兩次。高齡96歲的烈嶼鄉老鄉長洪福田,雖然年紀老邁,但談到俞大維,不禁豎起雙手大拇指推崇,他說,俞大維來過小金門好多次,還記得有一次俞大維在市場買了一個大冬瓜。俞大維一生充滿傳奇,一介文人卻總綰國家兵符,以過人的學識才智與氣節贏得長官器重與屬下尊敬。金門俞大維紀念館展示的資料說,俞大維的名言是「我不相信情資,我只相信我雙眼所見的」他曾乘搭乘空中偵察機130多次,深入大陸內部。部屬認為部長不必御駕親征,但他卻說:「我不能去的地方,我也不會讓我的部屬去。」也因為親自偵察兩岸情勢,他獨排眾議,堅持共軍一定會攻打金門,國軍也才能夠打贏八二三砲戰這一役,成功防禦台澎金馬,奠定了國家日後的繁榮基礎。俞大維紀念館的導覽指出,俞大維從高中到大學只花了5年,到哈佛大學留學時也是跳級,3年就讀完碩博士。之後,他再赴柏林大學深造,修習數理邏輯、哲學之餘,兼修彈道學,為日後以非軍職出任國防部長奠下厚實軍事基礎。他回國出任駐德採購,期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政府給他12門大砲的經費,他卻帶回15門,笑說是廠商贈送的。真相是,他婉拒收取回扣,將回扣的錢再多買3枚大砲,清廉得連一毛錢也沒有放入自己口袋。俞大維歷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一路做到國防部長。在他晚年貼身訪問他的資深記者沈靜透露,他擔任交通部長時,還親自去送信,體驗郵差的辛苦。身先士卒的典範,令人感佩。不像一般部會首長在辦公室裡辦公,俞大維在國防部長任內,有「前線部長」之稱,最常跑金門、馬祖和大陳。林馬騰形容俞大維是在飛機上辦公,3、5天就跑一趟金門。俞大維的乾孫女洪國珍也說,「公公沒有辦公室,他告訴我,他的辦公室就在金門。」雖然貴為國防部長、總統府資政,俞大維一生過著簡單、儉僕生活;沈靜說,他到晚年還是睡著那一張單人床。82年7月,俞大維在證實罹患腎臟癌後2週過世,沈靜說,一般腎臟癌病患會非常疼痛,但俞大維很有福氣,不會感覺疼痛;而他過世時紅光滿面,也是沈靜從沒有見過的安詳。俞大維的遺願是死後要把骨灰灑在金門海域,永遠陪伴八二三陣亡弟兄。洪國珍在淮陽艦上全程見證了這一幕。俞大維紀念館裡有一個和本尊1:1比例的蠟像,但他對國家的貢獻與他的身高成反比。他43年到69年住了26年的台北市溫州街22巷4號,一度因都更面臨拆除命運;在建築師陳勤忠等人提報文資案後,台北市文資審議會通過提報為國定古蹟。後人將可在此景仰前國防部長高風亮節的典範?


F5781FE86D2A793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九州娛樂城 通博娛樂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ntgoi47k7 的頭像
    montgoi47k7

    蔡中勇

    montgoi47k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